
門尼粘度儀作為橡膠生產與研發中的“工藝標尺”,其測試精度直接影響膠料配方優化與生產質量管控。而穩定的設備性能離不開科學的日常保養——核心在于通過清潔、校準、防護等手段,減少核心部件磨損,規避故障隱患。以下5個實操技巧,既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,更能保障測試數據的長期精準。
膠料在高溫模腔內易固化粘連,若長期殘留會磨損模腔內壁與轉子表面,導致后續測試時阻力異常,影響數據精度。這是保養中最基礎也最關鍵的一步。
操作要點:測試結束后,待模腔溫度降至80-100℃(既便于膠料剝離,又避免燙傷),立即用設備配套的耐高溫塑料刮刀,沿模腔內壁與轉子間隙輕輕刮除殘留膠料,注意避免使用金屬刮刀劃傷部件。刮凈后,用蘸有無水乙醇的無塵布,分別擦拭模腔上下表面、轉子工作面及密封槽,確保無膠料碎屑殘留。清潔完成后,空載運行設備1-2分鐘,利用余熱烘干部件表面水分。


轉子的圓度、模腔的平行度及溫度傳感器的準確性,是門尼粘度儀測試精度的核心保障,長期使用易因機械磨損或環境影響出現偏差,需定期校準。
操作要點:①轉子校準:每3個月使用千分尺測量轉子直徑,誤差超過±0.02mm時需聯系廠家維修;存放時將轉子置于專用支架上,避免堆疊或碰撞導致變形。②溫度校準:每月采用標準溫度計或溫度巡檢儀,對模腔設定溫度(如100℃、130℃)進行校驗,溫差超過±1℃時,通過設備控制系統進行修正。③扭矩校準:每6個月使用標準砝碼對扭矩傳感器進行標定,確保門尼粘度值誤差符合GB/T 1232.1標準要求。
模腔密封件老化漏氣會導致溫控失效,傳動系統缺油磨損則會引發設備運行異響,這些“小問題”若忽視,會加速設備損耗。
操作要點:①密封件維護:每周檢查模腔與機體連接的O型圈、密封圈,若發現表面開裂、彈性下降,立即更換同規格備件;更換前用硅脂均勻涂抹密封件表面,增強密封性并延長使用壽命。②傳動系統保養:每月打開設備側蓋,觀察傳動齒輪、軸承的磨損情況,用專用潤滑油(按設備說明書選型)對齒輪嚙合面、軸承轉軸進行潤滑,避免干磨;同時清理傳動機構內的粉塵雜質,防止卡滯。
潮濕、粉塵、電壓不穩等環境因素,會潛移默化侵蝕設備電氣系統與金屬部件,是設備故障的“隱形誘因”。
操作要點:①環境控制:將設備置于干燥通風的實驗室,濕度控制在40%-60%,避免靠近水槽、蒸汽管道等潮濕區域;周圍無粉塵、腐蝕性氣體,防止進入設備內部污染電路。②防塵防潮:設備閑置時,覆蓋透氣的專用防塵罩,避免使用塑料布導致內部濕氣積聚;長期閑置(超過1個月)前,需通電運行30分鐘烘干內部潮氣,斷開電源后拆除插頭。③電壓穩定:為設備配備穩壓電源,確保輸入電壓波動不超過±5%,避免電壓驟升驟降損壞控制系統。
不規范操作是導致設備意外損壞的主要原因,而定期全面巡檢能及時發現潛在故障。
操作要點:①規范操作:裝夾膠料時避免用力撞擊模腔,防止模腔變形;設備運行中不隨意打開防護門,不強行干預轉子轉動;測試完成后,待模腔冷卻至室溫再關閉總電源。②定期巡檢:每半年進行一次全面巡檢,重點檢查電源線是否老化破損、控制面板按鍵是否靈敏、數據傳輸接口是否松動;發現異常立即停機,聯系專業維修人員處理,切勿自行拆解核心部件。
上一篇 : 漏電起痕試驗儀技術參數表:關鍵指標全收錄
下一篇 : 摩擦頭維護教程:油墨脫色試驗機